廪(lǐn)米仓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儒家讲究的孝道父亲生气了要打
廪(lǐn):米仓。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儒家讲究的孝道,父亲生气了要打人,儿子应该逆来顺受,但是如果父亲大怒,可能会致儿子于死地时,儿子就应该先行逃跑。以免真的被打死,陷父亲于不义不慈之地。
李世民向手下询问,都说:“齐王凶暴,终究是不肯侍奉太子的。近来听说护军薛实曾经对齐王说:‘大王之名,合之成“唐”字,大王最终还是要主持大唐祭祀的。’齐王大喜说:‘只要除掉了秦王,再除东宫易如反掌。’他和太子共谋还未成功,已经有了夺取储位的心思。他的为乱之心没有满足停息的时候,什么事做不出来?如果太子和齐王得志,恐怕唐室未必能保有天下。以大王的贤明,收拾此二人如拣拾草芥一样容易,怎么能像寻常人那样拘泥小节,而忘记了社稷大计呢?”李世民犹豫未决,众人说:“大王认为舜是什么样的人?”李世民说:“是圣人。”众人说:“如果舜挖井的时候没能逃出来,就成为井中之泥;粉刷仓库的时候没能下来,就成为仓库上面的灰尘,怎么还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呢?因此所谓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是因为还有更加重要的事需要大王去做啊。”李世民让人占卜一下这样做是否顺利,幕僚张公谨从外面进来,拿起占卜用的龟甲扔到地上,说:“占卜是有疑问的时候用来作决定的,如今的事根本没有犹疑的余地,还占卜什么呢?如果占卜得到的是不吉的结果,难道可以就此罢休么?”于是秦王作了决定。
世民令无忌密召房玄龄等,曰:“敕旨不听复事王;今若私谒,必坐死,不敢奉教。”世民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叛我邪?”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往观之,若无来心,可断其首以来。”敬德往,与无忌共谕之曰:“王已决计,公宜速入共谋之。吾属四人,不可群行道中。”乃令玄龄、如晦著道士服,与无忌俱入,敬德自他道亦至。
李世民派长孙无忌密召房玄龄等人,他们说:“诏书说不让我们再侍奉秦王,如今要是私下谒见,一定会被处死,所以不敢奉大王的命令。”李世民发怒,对尉迟敬德说:“玄龄、如晦难道也要背叛我么?”取所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您去看一看,如果他们真的没有来见我的意思,就砍下他们的首级来见我。”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一起前往去见房玄龄等人,告诉他们说:“大王已经决定要动手了,各位应该尽快入府商议。我们四人不能在路上一起走。”让房玄龄、杜如晦穿着道士的衣服,和长孙无忌一起进入秦王府,尉迟敬德则从另一路返回。
己未,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且曰:“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上省之,愕然,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
世充、建德:王世充、窦建德,都是唐朝建立时的对手,为李世民所平定。
省(xǐnɡ):知觉。
愕然:形容吃惊。
- 龙卷风的急救方法[图]
- 谥(shì)古代帝王或贵族大臣死后由继位帝王或朝廷所加给他的[图]
- 天资聪颖、博通经史的清人张潮则将自己读书作画、谈禅论道、悠游[图]
- (十)子法《内则》一篇(十一)乐记《乐记》一篇刘向的分类虽然[图]
- 祖士少和阮遥集虽然都有待于物但阮只是“物物”而祖则“物于物”[图]
- 明瑟莹净 圹(kuàng)坟墓、墓穴 蜕死的讳称 西鄙西边 [图]
- 水调歌头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图]
- 松柳异质荠荼殊性故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南北朝·沈约《宋书·顾[图]
- 韩全诲听说朱全忠要来丁酉下令李继筠、李彦弼等带兵劫持昭宗请皇[图]
- 如花美眷水流年拍到红牙共黯然不奈闲情酬浅盏重烦纤手语香弦堕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