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士少和阮遥集虽然都有待于物但阮只是“物物”而祖则“物于物”
祖士少和阮遥集虽然都有待于物,但阮只是“物物”,而祖则“物于物”。
苏峻乱,诸庾逃散。庾冰时为吴郡,单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钱塘口,籧篨覆之。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检甚急。卒舍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庾吴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动。监司见船小装狭,谓卒狂醉,都不复疑。自送过淛江,寄山阴魏家,得免。后事平,冰欲报卒,适其所愿。卒曰:“自出厮下,不愿名器。少苦执鞭,恒患不得快饮酒,使其酒足余年,毕矣。无所复须。”冰为起大舍,市奴婢,使门内有百斛酒,终其身。时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
这篇小品写的是一次“美丽”的误读,一次“温暖”的移情。
话说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历阳内史苏峻纠集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京城,次年攻破京城建康,执掌朝政。事件的起因是:苏峻因平定王敦叛乱居功自傲,加速扩张势力拥兵自重,越来越不受朝廷节制。当时执政庾亮几次征诏苏峻,并颁布优抚诏征苏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位特进,令其弟苏逸代他领兵。苏峻认为这是以升官的方式剥夺他的兵权,受到幕僚怂恿决心联合祖约起兵反叛。开始,叛军进展极其顺利,苏峻在建康大败庾亮统领朝廷的军队,庾亮率诸兄弟溃散南逃。
庾亮大弟庾冰时为吴郡内史,郡治在今天的苏州市,他不得不只身仓皇奔逃。郡内百姓和身边属下全都逃走了,无奈之下庾冰只得唤郡府中一个听差小卒,让他一人用小船把自己送出钱塘江口。小船顶上没有遮盖,只好用江浙叫“籧篨”的芦苇粗席掩着庾冰。苏峻得知庾冰大致方位后,重金悬赏手下捉拿他,叛军四处盘查得非常严。小卒还没清醒地意识到处境有多危险,居然丢下庾冰一人,自己到小洲上买东西,一直喝得酩酊大醉才摇摇晃晃地回来,还挥舞船桨指着小船说:“到哪里去找庾大人,船里面就是!”芦席下的庾冰听后大为恐慌,但又一动也不敢动。那些检查关卡的叛军士兵,见那么狭窄的小船,哪能装下一个大人,只当是小卒喝多了发酒疯,谁都没怀疑船中真的有人。渡过浙江之后,庾冰寄居在山阴的一个魏姓人家,最终躲过了这番灭顶之灾。等平定苏峻叛乱后不久,庾冰想报答小卒的救命之恩,让小卒尽管提出自己最大的愿望,自己要尽一切可能来满足他。小卒回禀道:“小人出身低贱,没想过要做官扬名,从小就苦于听别人使唤,一直遗憾不能痛痛快快地喝酒。假如让我后半生能把酒喝个够,这一生也算是没有白活,再也没有其他什么需求了。”庾冰便为他盖了一栋大宅院,还为他买几个奴婢,为他家中贮备了上百斛美酒,小卒实现了自己“酒足余年”的夙愿,快快活活地了此一生。时人都认为这个小卒不仅很有智谋,而且也通达人生的真谛。
- 龙卷风的急救方法[图]
- 谥(shì)古代帝王或贵族大臣死后由继位帝王或朝廷所加给他的[图]
- 天资聪颖、博通经史的清人张潮则将自己读书作画、谈禅论道、悠游[图]
- (十)子法《内则》一篇(十一)乐记《乐记》一篇刘向的分类虽然[图]
- 祖士少和阮遥集虽然都有待于物但阮只是“物物”而祖则“物于物”[图]
- 明瑟莹净 圹(kuàng)坟墓、墓穴 蜕死的讳称 西鄙西边 [图]
- 水调歌头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图]
- 松柳异质荠荼殊性故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南北朝·沈约《宋书·顾[图]
- 韩全诲听说朱全忠要来丁酉下令李继筠、李彦弼等带兵劫持昭宗请皇[图]
- 如花美眷水流年拍到红牙共黯然不奈闲情酬浅盏重烦纤手语香弦堕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