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对一个人友好地相感的时候他可能下意识地对我不友好那必然是
在我对一个人友好地相感的时候,他可能下意识地对我不友好。那必然是我原先或者此刻有什么让他感到不友好的地方。或者我故作友好地与他相感,他能感受到我友好的笑容背后的“故意”,他对我的“应”,便可能不那么友好。我们之间的感应,便会显得窒碍、隔阂,而不能通畅。
格物就是反己。如同一棵大树,格物是把整个树的有机运转理顺,并且归结到树根上。这样,整个大树的气息就相通了。身心家国天下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而己身是这个大物的根本。格度体验到身为本,那么整个天地的气息就贯通了,理顺了,“成格”了。
第六章
修中以立本《中庸》“中”字,《大学》“止”字,本文自有明解,不消训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①,是分明解出“中”字来。“于止,知其所止”②,止仁、止敬、止慈、止孝、止信③,是分明解出“止”字来。
《中庸》里的“中”字,《大学》里的“止”字,原文本身就有明白的解释,不需要额外做训诂注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这两句就是明明白白地把“中”字解出来。“于止,知其所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两句话是明明白白地把“止”字解出来。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礼记·大学》:“《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出自《礼记·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1. 心斋解“中”的时候强调中是人本来所具有的状态。人生而知孝知悌,只要没有后天人欲的干扰,自然无过与不及。这是“不勉而中”(不用勉强就可以达到的中),是“从容中道”。这个中是人与生俱来的,同时也是人最为宝贵的东西。我们的一切功夫,都是保存这个中,使之作为人生的常态。所以心斋说:“常是此中,则善念动自知,恶念动自知,善念自充,恶念自去。”谨慎地保持这个中的状态,便是“立天下之大本。”
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在心斋看来是强调这个中不是后天人为的安排,而是先天的、绝对的、本真的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在心斋看来是强调人的一切功夫都是依靠这个与生俱来的中,也就是良知。人生的一切都是由这个“不勉而中”的中道所展开的。
2. 心斋解释“止”,一是强调这个止是人与生俱来的。心斋指出,《大学》讲,缗蛮黄鸟,一飞一停,恰到好处地停在小丘陵的一个角落上。它多飞一点点,少飞一点点都要摔下来。孔子说,在知道止这件事情上,人难道还比不上一只鸟吗?(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即是强调,人原本在宇宙中有一个安顿,人止于至善不是止于一个人为打造出来的地方,而是止于人人自有的本性上。
第二点则是强调,人如果止于自己的本性,那么人在实际的生命情境中,自然能恰到好处地做到仁、敬、孝、慈、信。
3. 心斋先生把“中”、“止于至善”这些深奥的哲学概念在人的本性中找出根源,这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依着自己的本性,成圣成贤。程子曰:“一刻不存,非中也。一事不为,非中也。一物不该,非中也。”①知此,可与究“执中”②之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档案录入员是做什么的[图]
- 泄露商业秘密罪怎么处罚?[图]
- 面对常见会计面试问题,这么回答准不会错[图]
- 无经验应届生面试技巧来了,助你突围无压力[图]
- 薪资相同的不同工作,怎么选择?[图]
- 公共营养师资格证没毕业能考吗[图]
- 总经理助理如何做好工作?[图]
- 求职干货 | 从细节处增加你的面试通过率[图]
- 凄凉伤感的古风句子语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