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霖知之
阿霖知之:
得尔场后书,知尔初预秋试,诸免谬误①,心殊喜慰。榜已发矣,不中是意中事,我亦不以一第望尔。尔年十六七,正是读书时候,能苦心力学,作一明白秀才,无坠门风②,即是幸事。如其不然③,即少年登科④,有何好处?且正古人所忧也。
闰月十七日(父谕)
收到你考试之后的家信,知道你第一次参加秋试,各种事情都没出什么差错,我心里非常高兴。考试结果已经出来,(你)没有考取是意料中的事情,我也没有以考取一个功名对你寄予厚望。你现在十六七岁,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如果能沉下心来刻苦读书,做一个清白的秀才,不丧失家族世代相承的传统,在我看来就是好事。如果不这样,即使年少就考取功名,那又有什么益处呢?而且这正是古人所担忧的。谬误:错误。无坠门风:不丧失家族世代相承的传统。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坠,丧失。如其不然:如果不这样。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左宗棠支持儿子参加科举考试,是顺应世俗和鼓励走正道的一种方式,其目的主要在于读书明理和知晓其中艰辛,由此更加发愤。他并不以考取功名为重,更不将其作为一条最重要的考核标准。相反,他信奉古人说的,少年登科,大不幸矣。因为少年得志,容易滋生骄傲浮躁之气,如不能克己守道,反而容易招致祸患。如果子弟能恪守祖训,保持耕读之家读书人本色,能够静心读书,淡泊名利而厚学笃行,即使以一介秀才终老,也是家族的幸运,足以垂训后世。
与孝威(早成者必早毁,以其气未厚积而先泄也)
孝威知悉:
前日寄一函由郭二叔转递。甫发数时,即接中丞及郭二叔书,知闰月初六日榜发,尔竟幸中三十二名,且为尔喜,且为尔虑。古人以早慧早达为嫌,晏元献①、杨文和②、李文正③千古有几?其小时了了、大来不佳者④则已指不胜屈,吾目中所见亦有数人。惟孙芝房⑤侍讲稍有所成,然不幸中年赍志⑥,亦颇不如当年所期,其他更无论也。
天地间一切人与物均是一般,早成者必早毁,以其气未厚积而先泄也。即学业亦何独不然?少时苦读玩索而有得者,皓首⑦犹能暗诵无遗。若一读即上口⑧,上口即不读,不数月即忘之矣。为其易得,故易失也。尔才质不过中人,今岁试辄高列,吾以为学业顿进⑨耳。顷阅所呈试草,亦不过尔尔,且字句间亦多未妥适,岂非古人所谓“暴得大名不祥”⑩乎?尔宜自加省惧,断不可稍涉骄亢?,以贻我忧。
此前给你寄去一封信,由你郭二叔转给你。信发出不久,就收到中丞及郭二叔的信,得知闰月初六公布科考名次,你幸运地获取第三十二名的好成绩,既为你开心,也为你担忧。古人认为年幼时即显聪明和年少显达不是好事情,几千年来,像晏元献、杨文和、李文正这样的人又有几个?那些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却没有什么才华的人数不胜数,我在现实中也亲眼看见不少这样的人。唯有孙芝房侍讲稍微有点成就,但不幸怀抱着未遂的志愿在中年就去世了,也并没有取得早年大家所期待的那种成就,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档案录入员是做什么的[图]
- 泄露商业秘密罪怎么处罚?[图]
- 面对常见会计面试问题,这么回答准不会错[图]
- 无经验应届生面试技巧来了,助你突围无压力[图]
- 薪资相同的不同工作,怎么选择?[图]
- 公共营养师资格证没毕业能考吗[图]
- 总经理助理如何做好工作?[图]
- 求职干货 | 从细节处增加你的面试通过率[图]
- 凄凉伤感的古风句子语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