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黄冈KTV招聘网 > 黄冈热点资讯 > 黄冈励志/美文 >  木童技中的下竿动作表演主要盛行类似“猫行”的倒头下即演员双腿

木童技中的下竿动作表演主要盛行类似“猫行”的倒头下即演员双腿

2022-09-20 01:23:20 发布 浏览 929 次

木童技中的下竿动作表演,主要盛行类似“猫行”的倒头下,即演员双腿绕竿,头部朝下,双手握竿而下。现代杂技长竿技艺中,有一种被称为“倒坠”的下竿技巧与此相类,只不过是这种“倒坠”除了演员双足贴竿、头部朝下外,两手是撇开的。在下滑过程中,待势将落地,忽然骤收双腿,悬在竿上。这种下法十分惊险,不过,追溯其渊源,它与汉代盛行的“猫行”下竿游艺技巧当有着某些发展、演变关系。

在木童技游艺表演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集体表演,最多达到十人。一人擎竿,九人在竿上演技。但是最能体现古代木童技高超技艺的应当是揉合绳技的汉代“双车双木童联索”和“双车双木童奔马双索”。河南新野县收集和发掘所得的汉画像砖,大概都是官吏出行图中的片断。任营村发现的一块右端已残。从残存部分看是车马行列过桥时的情景,图中前后两辆戏车,车上各树一“T”字高木童,车中各有二人。前车木童端横竿一人倒悬跟挂,双手平伸,掌心向上各置一如拳大小的圆球,球上各有一人,一蹲、一单足立,神态悠然自在。后木童顶端横竿蹲踞一人,右手握绳一端,另一端握于前车乘者手中,形成一个与木童木成约度夹角的斜绳,绳上一人正举步上行。另一块从樊集村出土的画像砖,图中车马正列队过桥,桥左前后两辆戏车,各立一长木童,前木童顶端蹲踞一人,右手执绳的一端,左手执一悬空艺人之足,以维系身体平衡,绳索另一端系于后木童顶端,绳呈水平状,前竿中部一人双手握竿,身体悬空呈水平状。后木童一人“猫行”攀竿而上。在连接双木童的绳索上,一人作倒悬跟挂动作。还有一块出土于南阳新野樊集西汉画像砖墓,画像砖被切割成两部分,从拼合的图像看,也是在马、车的奔驰中或上坡(桥)下坡(桥)的跑动中作木童技与高绝技的综合表演,其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任营村画像砖所示,单足立与蹲踞于圆球上,以及行走在斜索上的艺人,要维系身体的平衡,非有超人的技巧和胆量不可同时这种表演,演技者还必须有惊人的臂力。

由于汉代打下的基础,至魏晋六朝时期,木童技游艺出现不少新的表演形式。一种是“齿上木童”。《邺中记》一书记载:“备有额上缘木童,至上鸟飞左回右转,又以木童着口齿上亦如之。设车马,立木木童其上,长二丈,木童头安横木,两伎儿各坐一头,或鸟飞,或倒桂。”艺人将载有两人的木童竿,忽而移至头顶,忽而用齿咬住,表现出了“力”的健美。同时戏车上寻木童的表演,还是继承了汉代“戏车高木童”的技巧,表现出了一脉相承的关系。另有一种新的表演形式是“肚上木童”。甘肃敦煌莫高窟保存着一幅北魏时期的寻木童壁画,画的上面绘着顶竿艺人,反弓手足撑地,其肚上顶着一竿,在竿的顶端有一个小演员正在做着惊险的柔术动作。在古代没有防护绳的情况下,演员们要在高空完成如此高难度的技巧动作,确实有些出于现代人的想象之外,足以反映出当时木童技游艺表演者的深厚功底和技术水平。

明清时期,被称为缘竿的木童技常见于民间游艺中,其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了。古代的长竿技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杂技艺术中的一大门类,种类更加繁多。今天长竿技艺中的许多高难动作,大多可以在古代木童技中找到它们的渊源。而古代木童技游艺中的一些高难动作,也可以作为发展现今长竿技艺的借鉴,有利于创新和繁荣我国的文化艺术。

俳优与谐戏

滑稽表演是古代百戏游艺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滑稽表演者,多是一些身躯粗短、上身赤裸、形象和动作有趣的艺人,后来还出现了一些着意化妆的艺人参加滑稽戏的表演。这类形象的乐人,就是古代称为“优”、“倡”、“俳”、“倡俳”的乐人。后代一般将表演诙谑滑稽游艺节目的男性乐人统称为“俳优”。《汉书·霍光传》记载说:“击鼓唱歌作俳优。”颜注云:“俳优,谐戏也。”正反映了这一类游艺乐人的表演特征。

滑稽游艺节目的主要表演者是“俳优”。先秦时期,俳优多称为“优”,且“皆以侏儒为之”。至秦汉,俳优主要仍是侏儒表演。其演出方式包括调谑、滑稽、讽刺等,并以此博说唱俳优陶俑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这些滑稽戏的表演者,往往随侍在主人的左右,即兴演出。西汉武帝时,有一位名叫郭舍人的俳优,就是皇宫中专门的滑稽表演者。《汉书·东方朔传》说这位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武帝)左右”,随时供汉武帝取乐。这些俳优的滑稽演出大概还辅以一些道具,如鼓鼗之类。《汉书·霍光传》说:“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昌邑乐人,击鼓歌唱作俳优。”说明俳优表演时是边击鼓边歌唱的。击鼓俳优陶俑有关滑稽游艺表演的俳优文物资料发现不少,其形象多是短胖袒裸,畸形丑陋,滑稽戏笑,调谑娱人,且皆抱鼓握槌,作敲击状。如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出土的一件俳优俑:短胖身材,头上着帻,戴笄上身袒裸,两肩高耸,乳肌下垂,大腹如鼓两肩穿戴有珠翠饰件下身着大管长裤,赤足,坐于圆榻上,左臂环抱小鼓,右手握一鼓槌左足曲蹲,右足翘举,张口嬉笑,恣意调谑。使人一看这种形象就觉得发笑,如果再加上滑稽的表演,那就更令人忍俊不禁了。

俳优的滑稽表演,在语言方面有着诙谐风趣、引人发笑的特点。蔡邕在《短人赋》序中描述俳优的语言特点是“蒙昧嗜酒,喜索罚举。醉则扬声,骂詈恣口。众人犯忌,难与并侣。”在表演的语言中,除了尽其幽默风趣之技,还能寓诙谐于喜笑怒骂之中,用语辛辣,甚至说出一般人所不敢说的话来。同时还伴有多种道具的使用,如出土于四川郫县宋家岭的击鼓俳优俑,其表情动作就较具特色。

在游艺表演形式上,俳优往往在模仿、扮演各种人物的同时,作出令人捧腹的滑稽戏来。如三国时期刘备定蜀后,大臣许慈与胡潜常为政事争论不休,互相攻击。刘备觉得二人平吹口哨俳优陶俑时的争论实属可笑,于是在群臣聚会之际让二俳优假扮许慈和胡潜“效其讼阋之状,酒酣乐作,以为嬉戏”。开始二俳优先以语言互相攻骂对方,继而至刀杖相见。许慈和胡潜看后,羞愧难当,此后再也不互相无由地争吵了。这里,就是利用了俳优善于模仿、扮演人物的艺术特色,以滑稽、戏谑的形式来打动、感召对方的。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